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度写入“庭院经济”,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资料图)
农家小庭院,能有大作为。目前,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日渐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呈现出一派充满活力的创新增收新图景。
记者在山东、宁夏、云南等地采访发现,多地正在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农户借此盘活家庭院落等闲置资源,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村庄发展多彩庭院,增添绿色和文化风味;地方由此汇聚、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点。
活用闲置资源能增收
“以前这里是一个闲置的老宅子。自从种起花菇,庭院干净整洁了,收入也增加了。”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老赵庄镇由庄联合村村民李奎林正在自家蘑菇棚里采摘肥厚鲜嫩的花菇。这些花菇除满足自家人日常食用外,余下的则就近销售。
仅需半亩地,就可建一个花菇种植“微小棚”,让原本普通的“农家院”变成村民的“增收园”。今年以来,临清市立足本地空闲庭院和劳动力等实际情况,把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当地政府整合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依托本地种植花菇的特色产业优势,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建设花菇种植大棚并配备光伏发电板,推进庭院经济提质增效。
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兴隆乡新生村村民田林家中,院里的杏树上前不久刚结出青色的果子。与普通杏子不同的是,这些杏子成熟后可以在树上自然阴干,俗称吊干杏。
价格平稳的年份,吊干杏干果每斤可卖到50多元。“现在这些树近一半进入了盛果期,每亩每年能产生4万多元纯收益。”田林指着自家的杏树笑着说。
5月6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兴隆乡新生村村民田林在自家房前的杏树地除草。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有了田林的成功经验,新生村“两委”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的手段之一。去年起,新生村村集体出资,在村民房前屋后和路边先后种植吊干杏树2万多棵,平时这些树由村里的400多户脱贫户、低保户来管护,将来产生的收益也归管护者所有。
“小巧的庭院经济有着不小的助农增收空间。今后我们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将体现在庭院经济发展效果上。”新生村党支部书记顾四亮说。
相关部委出台政策明确,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星光村部分村民将庭院打造成民宿,发展乡村旅游(5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目前,多地因地制宜,推出庭院经济建设方案。有的地方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打造一批微茶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就近满足城市消费;有的地方发展特色手工,在庭院中建立小加工厂,发展非遗工坊、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开发乡村特色文创产品;有的地方发展休闲旅游,挖掘生态资源,推出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打造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还有的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创办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增加农户经营收入。
庭院美促进乡村美
庭院经济,不仅促进就业创业,也美化了乡村环境。各地围绕“家”“庭”两字做文章,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普通的农家小院变成小作坊、小工厂,让村民在美丽庭院里发展“美丽经济”。
5月5日,在山东省惠民县石庙镇,村民在家中将草莓移栽到花盆,再打包成箱。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走进山东省惠民县石庙镇村民侯希伟家中,环境整洁,草莓苗散发阵阵清香,村民们将草莓移栽到花盆,再打包成箱,几辆运输车在门外等候装货。
“这个活就在自家院子里干,没啥用地成本,劳动力就是街坊邻居,姐妹们也不耽误照顾家庭,还能增加收入。”侯希伟的妻子彭翠说。
云南维西县曾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一些地区卫生条件较差。据当地干部介绍,近年来,在乡村旅游项目的示范引导下,村民逐步形成美化庭院的意识。
在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一幢具有民族特色、装点着红绿花草的民宿引人注目。当地统一规划乡村旅游项目后,民宿主人肖金红把自家房屋精心装饰一番,将美观的植物种在院里,还搭配多肉植物打造出“微生态”景观。他说:“乡村庭院成了镜头中的美景,住店客人都会在院里拍照打卡,不仅生意越来越红火,也让大家心情更愉悦。”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一景(无人机照片,2021年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拓展庭院经济延伸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山东临清市以庭院经济为契机,开展“美丽庭院”“绿色庭院”“增收庭院”“星级胡同”等评选活动,对环境较好、利用高效、整理有序、运转良好的庭院给予表扬和奖励,以家庭 “小美”推动乡村文明 “大美”。
小庭院蕴藏大潜力
业态繁多的庭院经济正在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在山东省惠民县,“大园区+小庭院”的模式,让农家庭院兼具菜园子、手工作坊的功能。李庄镇、姜楼镇已发展绳网小庭院1500多个,从业人员4万余人,庭院小个体经营逐步发展成为群体集中的大产业集群。惠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召武介绍,如今,编织绳网不再是村民补贴家用的副业,而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县绳网产业集群产值达220亿元。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四墩子村脱贫户陈建福有点忙,农家院改造的“农家乐”民宿共接待了400多名游客,他不得不雇用了4名临时工作人员。陈建福说,四墩子村距离盐池县城不远,东邻火车站和花马湖生态水系,西邻哈巴湖旅游景区,加上这些年村庄人居环境建设搞得好、大棚果蔬采摘业发展快,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村里十几户村民开起“农家乐”,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业开始融合发展。
5月5日,在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村民们在绳网小庭院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电商营销也为小庭院带来新销路。惠民县姜楼镇崔寨村村民李秀琴在自家小院打包电商产品、发快递,年收入可达5万元;擅长编织绳网的李庄镇村民刘艺双实现了只需一部手机就增添一份收入,她把简易绳网加工成网兜、挂毯等手工艺品,通过网络直播销售,产品年营业额达30万元。
在云南,一颗萝卜的“华丽转身”彰显庭院经济的潜力。以往,云南临沧市马台乡全河村萝卜山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村民主要销售鲜萝卜,增收较为困难。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入驻后,特色鲜明的“家庭车间”和“家庭牧场”建成,研学项目吸引来慕名而来的外地人,种萝卜、拔萝卜、拌萝卜成了旅游体验项目,不少村民的家庭收入随之增加。
2月25日,游客在云南省临沧市马台乡全河村萝卜山感受萝卜美食文化。新华社发(陈昌 摄)
专家认为,充分利用家家户户的院落空间,通过订单生产、服务协作、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提升、由产销脱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
文字记者:邵琨、王阳、靳赫、杨静
视频记者:李恒毅、李小波、赵小羽、冯开华
海报设计:刘雅萱
编辑:王黎、李欢、陈海通、王浩程、郭洁宇
统筹:郜新鑫、曹江涛